特别福利:关注 "解螺旋" 微信公众号,回复关键词"8月"可索取2016年8月资源包:Original软件+作图模板。
编辑:解螺旋.小米
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:解螺旋·医生科研助手
导语上周杰青名单已经出来了,按照惯例推测国自然青年和面上基金也将于本月17日左右公布,有内幕消息的已经提前知晓结果了。评审专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命运,上周解螺旋也发布了国自然评审专家名单以及2015年评审专家的建议,今天我们看看今年的国自然评审专家们怎么评价今年的国自然标书,在名单正式公布之前先来一睹为快吧。
评审A 为了对申请人负责,我会反复查阅PubMed,基本上每份标书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,我的评审意见非常详细,最多的时候评审意见超过800字,相信申请人在看到我的意见以后会受益匪浅,即使今年没有中标,来年准备的时候也会事半功倍。 15份标书中,全部为青年基金,2份A(优先资助),3份B(可资助),10份C(不资助),总体来说,有些标书存在一些致命性的问题,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被我直接PASS掉: 1. 标书撰写不认真:标书中错别字太多,让人难以忍受,仅第一个部分就有8、9个错误,其中摘要中有2-3个错别字,英文翻译更是语法错误连篇。另外文中参考文献格式不统一,字体大小都不一致。这样的标书显然是应付任务的,直接PASS(表示挺喜欢审这样的标书,省时间)。 2. 缺少研究假说:PASS掉的标书中有几篇立项依据中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研究假说,从头看到尾都没有明白申请人到底想解决证明什么问题,到底有没有应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让人无法判断,这样的标书我都明确在评审意见中指出,并给出了C的评价。 3. 研究方案的缺陷:有几篇标书题目是机制方面的研究,但是通篇都没有涉及机制研究的内容,只是简单的在组织和细胞里面检测一些指标分子表达,通过相关性分析进行证明,这样的内容连最基本的一些机制研究套路和技术(比如抑制剂处理,基因沉默等)都没有采用,怎么能说是机制研究呢? 4. 对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掌握欠缺:有些标书参考文献太过陈旧,不知道是没有去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研究,还是刻意忽略。有一份标书,刚读完感觉比较好,各方面都不错,工作基础扎实,技术方案设计很好。但是我在PubMed上搜索文献,最近1年国外已经有人发表了基本差不多的相关论文,这样我也只能给C。 5. 没有预实验:预实验是支持你的课题可行性的重要证据,有几份标书在工作基础中没有去做跟申请项目相关的预实验,虽然有的人以前发表过相关的文章,但你申请的项目是个全新的研究领域,没有预实验的结果怎么能让我充分相信你的课题是可行的呢? 其他一些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的问题 1. 立项依据:有2份标书的立项依据写的特别详细特别多,虽然逻辑严密,条理清晰,但是写立项依据不是写综述,很多内容与申请课题关系不大,完全可以删除。 2. 创新和特色:创新对很多申请人来说都是个大头,NSFC每年资助那么多项目,真正完全创新的很少,大部分都是鸟枪换炮。有没有特色有没有创新,并不在于申请人在文中怎么自我标榜,说什么“首次发现。。。。首次证明。。。”,关键还是看标书是否有明确的研究假说,并围绕这个假说设计合理的方案来回答,研究的成果有没有实际应用意义,有2篇标书确确实实做到了这些,让人眼前一亮,得到的实验结果对未来临床工作有极大的帮助。 3.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:有的标书把两者混为一谈。研究内容是不需要特别详细,而技术方案要尽量详实,能够实现研究内容。有的标书为了体现创新,把一些新的热门技术加上,其实反而弄巧成拙,有些内容用最经典的实验方法反而大家更加认可。 4. 工作基础:这指的是与申请项目相关的基础。有的标书把不相关的内容扯进来,而预实验反而没有,有的把SCI论文的IF因子注上,我觉得没有超过5分的文章弄这个就是画蛇添足了。有没有SCI并不是最重要的,有一个我评为“A”的标书就没有SCI,但是申请人标书写得很好,也有比较好的中文文章。 5. 研究团队和经费:有一份青年标书团队有10个人,其中有4个是副高职称,而且都安排了6个月以上的实验,研究生只有2个,是个人都知道干活的是研究生和年轻人,而青年基金尤其以申请人本人和研究生为主,这样的研究团队是不是太假了? 评审B 1. 硬伤很多:我评的面上也就是1/3不到的通过率。一些教授,拿了基金之后,实际上并没有好好做,堆砌了一些论文,标注一下基金号就算结题了。这样的在青年基金中也有,搞得根本不是本学科的事,怎么好发论文就发什么论文?实在让人看不下去。 2. 人员真,修饰过多:人员上的不真,更是不能说,很多项目逻辑上存在问题,申请者在“新“”上修饰过多,实际上肯定是不可行的。 3. 矮子里边拔长子:很多事情也是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。但这样一考虑,虽然有很多论文并不是本学科的,但比起很多小学校的老师完全发不出论文也要好啊。这个论文还是只能看代表作,不能看数量。人员也很容易,看论文署名就行。 3. 小学校机会少:哎,一句话。还是不能太认真。心急上火,想去替申请者写本子。不过,在面上项目中,感觉小学校基本就没有机会,即使是院长、博导。所以劝告各位,能做凤尾,还是不做鸡头的好。否则真的是明显有很多硬伤的好学校的本子也要强于小学校的本子。小学校的本子有很多立论都有问题,严重怀疑是被人赶鸭子上架的。
最近1年国外已经有人发表了基本差不多的相关论文。这个有可能是没跟踪或者故意不引。
每个方向即使是冷门方向都有很多人在做,创新这个东西和程度不能太武断吧?不能简单地说有人发了论文就说不值得研究吧?当然了,申请书本身还是要写好,让人看明白,但写的太明白似乎也不太好,万一遇到不良专家。 机制研究也分深浅吧,当然越深越好,但是如果申请人前一半内容还需要做其它的工作,然后这部分工作可能就不会做的太深了,对于青年基金来讲,很难一个基金就面面俱到。 但是我在PubMed上搜索文献,最近1年国外已经有人发表了基本差不多的相关论文,这样我也只能给C。
这个如果真的是一样的研究内容,没有问题,要是本子写的内容是在发表文章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做的工作,可能貌似题目是相近的,对于这种情况倒是需要在仔细看看。 评审C 今年第一次审了3个青年,一个地区基金,全部给毙了,可能觉得我太狠了,但是的确不忍心给通过…… 给他们点挫折是好事,是对他们的锻炼,想我自己当年的青年基金也是第三年才中的,第一年不用说了,第二年稍微修改了一下,但是评审专家给我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,对照意见下狠功夫彻头彻尾的修改了一番,修改完定稿后我自己看着都觉得很有成就感,果不其然,第三年中了…… 今年审的3个青年基金的我觉得主要都是提出不明确的科学问题,这也是基金委对项目评审给予通过的一个关键指标,也就是楼主所说的研究假说,这说明申请者对他想要做的事情还考虑的不够清晰,无论是原创还是移花接木,反正都知道要做一件事情,但是做完了干嘛、说明或解释啥问题?这个得凝练,这也是我们所有项目立项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! 还有就是态度问题,“态度决定一切”,态度可以影响到本子的方方面面,它决定一个本子成型后别人看了会有啥样的感受,是不想看第二遍直接毙了,还是不忍心毙掉,再仔细看个几遍……这很多时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子的生死! 大约三分之一、四分之一的本子,“语文”有问题! 前期基础好的未必“语文”好,而“语文”好的几乎方方面面都好。 最后这位仁兄的语言可谓经典啊!“语文”好的几乎方方面面都好,看来做什么事情都少不了一个认真二字,国自然项目申请也不例外。
精彩内容回顾(回复左边数字查看):61:非编码RNA类型及功能汇总,吐血推荐!
62:一文读懂 | 与自噬相关的mTOR信号通号
63:干货 | Oligo设计引物,就是这么简单
64:跟着13分文章学作图,等着收获SCI吧(origin8教程)
65:干货 | 磷酸化抗体使用必杀技
66:Discussion写作模板:从3分、5分到10分
67:一文包会:Web of science数据库应用宝典
68:读图 | qPCR那些奇奇怪怪的曲线都代表啥?
69:MicroRNA,如何实现从零基础到10分的跨越
70:ELISA实验操作中值得关注的细节大盘点
回复SCI、国自然、信号通路、CNS、实验工具、统计查看相应专栏文章!
想与同行同领域探讨学术,交流感想吗?扫描加入分领域专业社区吧!
投稿邮箱: tougao@helixlife.com.cn